城发人
驰而不息 躬行不辍
守正不忘创新 奋发始终向前
在【郑城发·正奋斗】系列里
让我们一起
见证郑城发的奋斗群像
汇聚正奋斗的共识力量
美好·五一
向劳动者致敬
第一期
团队篇
在挑战之路上镌刻奋斗足迹:
产业园项目拓展专项组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城发产城产业园项目拓展组已精神抖擞地开启一天工作。2023年,为着力谋划优质产业园区项目的拓展布局,助推业务转型战略落地,产业园项目拓展组应运成立,凭着专业研判能力和高效执行效率,仅2024年就累计研判了20余个项目,并成功获取了“城发·郑开智慧产业园”“城发·高新生物经济产业园”2个优质项目。回忆起“城发·高新生物经济产业园”项目的获取始末,作为组长的王燕表示,“当时可真是压力山大呀……”
“接到项目前期信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召开了紧急会议,这个项目跟其他过往项目不一样,它是集团执行启动会管理办法后首个上启动会并顺利通过的项目,集团寄予厚望,咱们得做成、做好、做出亮点!”
信心加满,说干就干!面对合作企业提出的诸多复杂需求,项目组进行了多轮头脑风暴,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采用创新定制化开发模式,与龙头企业锁定合作,并围绕其需求打造产业链上下游。
到了具体落地执行时,各类问题接踵而至,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引进龙头企业?如何与龙头企业打交道?”
“不懂的地方我们就多想办法、多去学习请教,要敢于突破。”于是,团队招商谈判小组实施招商前置,积极对接行业标杆企业,多次奔赴武汉、青岛、郑州等地考察案例,同步梳理对接上下游企业。“白天我们去走访调查龙头企业,夜晚就一起查找典型先进案例、分析撰写研判报告,必须要啃下来这个难题。”
经历了十几轮的激烈谈判,靠着踏实真诚的态度、专业创新的模式、实干践诺的成效,项目拓展专项组赢得了合作单位的“靠谱”认证,与龙头企业先后签订了战略协议、合作协议、入园协议等多份关键协议书,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为后续与更多优质企业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集团在产业园市场的拓展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经验,实现了政府、合作单位、集团公司“三赢”局面。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立足国企平台,这支“敢想会干、专业过硬、实干践诺”的破局者团队在坚守中创新、在奉献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正如王燕所言,“每一个项目的突破,都是对城市发展的深度洞察与团队协作的极致打磨。”期待他们在新的业务场景上再谱新篇!
个人篇
在褶皱的日子里播撒奋斗光亮:王素华
日均一万步丈量着万家灯火,高悬的月光常伴她巡查社区的脚步,14面锦旗在城发安居公租房办公区墙上无声述说,躬身社区的身影出现在主流媒体的特写镜头里——这是郑州城发安居有限公司社区主管王素华交出的民生答卷。
在王素华的工位上,整整齐齐地放着数本磨破封皮的笔记本和褶皱的入户记录,里面清晰记录了各种工作标准、工作事项以及租户特殊情况,同事们经常感慨道:“素华姐的笔记本比天气预报还准,哪户老人要送药、谁家生活有困难,她都记得清清楚楚,她心里揣着整本民生台账。”这些被岁月磨出毛边的纸页,正是城发安居工程最温暖的注脚。
从政策文件到百姓日常,她把“硬制度”捂成了“软心肠”。二七区升龙天玺二号院租户崔先生是一名残障人士,日常生活起居需靠父母照顾,王素华自2022年接管该公租房后,常态化帮扶其生活起居,定期邀其参与社区活动重塑信心,让他深切感受到了社会温暖。为方便其家人照护,她跨部门协调,帮助崔先生将公租房调换至父母所住小区,更主动提出带领小组成员帮助完成搬家事宜。事后,为了表达感谢,崔先生写了一封感谢信,并经《郑州晚报》刊发。
担任社区主管工作期间,王素华直面一线各种棘手的问题,扛着米面油穿梭特困户门扉的是她、为租金政策落差蹲守协调的是她、护送残疾住户搬迁的也是她。面对日常繁琐的工作,王素华说道:“干一行,爱一行,公租房日常工作是繁杂的、艰苦的,更是光荣的,把冷冰冰的房号暖成热乎乎的门牌,就是我们最踏实的勋章。”
泛黄的工作日志仍在续写,巡查手电的光束依旧会划破夜色,那些被岁月磨出毛边的笔记本里,城发安居工程的美好密码早已发芽。点点滴滴,时时刻刻,王素华将自己磨炼成民生工作表盘上那根最静默也最持久的时针。
以“匠心”绘就出彩经纬人生:朱红波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郑房测绘公司第一分公司经理朱红波已经在为一批安置房测绘成果做最后审核。走进他的办公室,除了堆积如山的测绘报告,还有一张行军床,“吃住在单位是常事,忙起来是顾不上吃饭喝水的。”
2024年3月中旬,朱红波接到安置房测绘紧急任务,“111栋、116万平方米、11000余户,这个体量的项目从出现场测绘、画图到出成果,通常需要至少一个月,可这次只有两周时间。”
“上午与委托方对接谈单,12点前往现场实地作业,凌晨4点和团队一起绘图加赶工期……”这样看似错乱又连轴转的日程表,成了他那段时间的日常。他亲力亲为,白天实地测绘作业,夜晚同团队一起加班绘图,带领团队一起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最终2周内按时完成了上级交办的测绘任务。
高效率的背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质量坚守和挺膺担当。他积极钻研,探索出一些“工作小妙招”,比如“多色审核法”“月度质量评比法”等。他乐于分享,积极交流个人经验,每次的成果都让测绘同事们眼前一亮。他敢于突破,主动承担挑战性测绘业务,向总部争取研发支持,做好了测绘一公司首个实景三维和管线测绘,为业务扩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他时常对团队说:“别小看这从0到1,它意味着从无到有,以后也必然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一次次的使命必达,成就了测绘一公司的高分业绩,成就了这支2024年度考核卓越团队。
“测绘人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以匠心回应对千家万户的承诺。”在郑房测绘公司近20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经历过多次急难险重的测绘任务,每一项都反映群众急难愁盼、关乎民生大事,每一次他都能身体力行,感染带动身边人一起攻克。在关系民生的测绘必答题面前,他带着城发人的使命责任,继续绘就更加出彩的经纬人生。